深联新闻
雨生百谷,沐人间春色

1

历史渊源

 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。确立于秦汉年间。公元前104年,由邓平等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,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。

  《天象列星图》:“北斗七星,近紫薇宫南,在太微北。是谓帝车,以主号令,运乎中央,而临制四方,建四时,均五行,移节度,定诸纪,皆系于北斗。”

  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斗为帝车,运于中央,临制四方,分阴阳,建四时,均五行,移节度,定诸记,皆系于斗”。

  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清明后十五日,斗指辰,为谷雨,三月中,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。”

  《群芳谱》:“谷雨,谷得雨而生也。”谷雨前后,天气较暖,降雨量增加,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。 

 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雨读作去声,如雨我公田之雨。盖谷以此时播种,自上而下也。” 故此得名。

2

 

民间习俗

摘谷雨茶

  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,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,也叫二春茶,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。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、辟邪、明目等。

祭海

  俗话说:“骑着谷雨上网场。”谷雨时节海水回暖,百鱼行至浅海地带,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。为了能够出海平安、满载而归,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,祈求海神保佑。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“壮行节”。

走谷雨

  古时有“走谷雨”的风俗,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,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。寓意与自然相融合,强身健体。

吃春

  谷雨前后,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,有“雨前香椿嫩如丝”之说。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、绿椿芽,尤以紫椿芽最佳。人们把春天采摘、食用香椿说成是“吃春”。

祭祀文祖仓颉

据说自汉代以来,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。传说中,仓颉创造文字,功盖天地,黄帝为之感动,以“天降谷子雨”作为其造字的酬劳,从此便有了“谷雨”节。此后每年谷雨节,附近村民都要组织庙会纪念仓颉。  

谷雨贴

  谷雨贴,属于年画的一种,上面刻绘神鸡捉蝎、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,有的还附有诸如“太上老君如律令,谷雨三月中,蛇蝎永不生”、“谷雨三月中,老君下天空,手持七星剑,单斩蝎子精”等文字说明。谷雨以后气温升高,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,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,农家一边进田灭虫,一边张贴谷雨贴,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。这一习俗在山东、山西、陕西一带十分流行。

赏花

 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,因此,牡丹花也被称为“谷雨花”。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洛阳尽情的赏花啦~

3

 

养生小提示

多吃祛湿利水食物

  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脾者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时长四藏,各寄治十八日。”谷雨节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谷雨养生除了养肝护肝外,还需注意健运脾胃;因炎热潮湿的夏天即将来临,此时应根据个人体质,适当多吃健脾胃、祛湿食物,如香椿、黑豆、薏米、山药、鲫鱼等,为入夏打基础。 

野外春游可养阳养肝

  中医讲究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此时野外空气清新,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。可以到野外春游,不仅能畅达心胸,怡情养性,还能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,使气血通畅,提高心肺功能,增强身体素质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在精神情志养生方面,还要重视精神调养,切忌遇事忧愁焦虑,以防肝火亢动。


分享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