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联新闻
迎冬,庭前木叶半青黄

图片1

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。立,为开始之意,立冬便表示冬季的开始。日期为每年公历的11月6日-8日之间。

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,立冬期间,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。追根溯源,古人对“立”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,是建立、开始的意思。但“冬”字就不那么简单了,在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对“冬”的解释是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”,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,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。看来,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,完整地说,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,万物收藏,规避寒冷的意思。

立冬后,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。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,但中国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。

我国幅员辽阔,地理环境各异,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,同属冬令,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;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,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,如牛、羊、狗肉等;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,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,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,如鸡、鸭、鱼类;地处高原山区,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,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、冰糖为宜。在寒冷的天气中,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。这样,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,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,冬令进补”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、温补、小补、大补,万不可盲目“进补”。

分享至: